信息來源于:互聯(lián)網 發(fā)布于:2022-08-10
空壓機出現(xiàn)跑油除了會污染后處理設備,還會影響生產的產品質量,造成其它設備不同程度的損壞,任何混雜在壓縮空氣內的潤滑油都將導致油污染并引起壓縮空氣網管、冷凝器和冷凝過程的超負荷運轉。
由空氣過濾器濾去塵埃之后,經由進氣閥進入主壓縮室壓縮,并與潤滑油混合。與油混合的壓縮空氣排至油氣桶后,再經由油氣分離器、后冷卻器及疏水器之后送入使用系統(tǒng)中。
油氣桶內之壓力,將油氣桶內的潤滑油壓出,經油冷卻器,油過濾器除去雜質顆粒,然后分成兩路,一路從機體下端噴入壓縮室,冷卻壓縮氣體;另一路通到機體兩端,潤滑軸承組,爾后各部分的潤滑油再聚集于壓縮室底部,由排氣口排出。與油混合的壓縮空氣排入油氣桶后,絕大部分的油沉淀于油氣桶的底部,其余的含油霧空氣再經過油細分離器,進一步濾下剩余的油,并參與下一個循環(huán)。
空壓機排氣含油量偏高、油溫偏高現(xiàn)象,兩者有關聯(lián)且相互影響。首先,含油量偏高故障一般會有如下原因:
1.油位偏高;
2.油氣分離器濾芯損壞;
3.回油管堵塞或回油管安裝位置不正確(回油管彎曲或偏離油氣分離器底部);
4.Rf2回油管2mm小孔堵塞;
5.油溫偏高或油偏稀變質;
6.回油單向閥損壞;
7.溫控閥故障;
8.最小壓力閥故障。
分析檢查
工作由簡入繁:
1.檢查油位
檢查油位計,齒桿活動自如,打開加油絲堵,檢查實際油位,指示與實際有無偏差。
2.檢查油氣分離器濾芯是否異常
油分主要被用來將壓縮時產生熱量的壓縮機油從空氣中分離出來。潤滑油會因重力作用而掉落在油坦克的底部,油氣分離器芯會繼續(xù)把壓縮空氣中的潤滑油微粒清除。
3.檢查回油管堵塞情況及安裝位置
當回油管路(包括回油管上的單向閥及回油濾網)有異物堵塞時,分離后凝聚在油分底部的機油就無法回到機頭,已經凝聚的油滴又被氣流吹起,隨著分離后的空氣一起被帶走。這些異物通常是由安裝時掉落的固體雜質造成。停機后,待油桶壓力泄放至零后拆下回油管的所有管件,用壓縮風將可能堵塞的異物吹出。安裝內置油分時要注意清理干凈油氣桶蓋,同時留意油分芯底部是否有固體顆粒殘留。
當回油管安裝不當,回油管未插到油分底部時(參考:距油分底部弧心1~2mm較好),會導致分離出來的機油無法及時回到機頭,積聚的機油會隨著壓縮空氣一起跑出去。停機后,待泄壓歸零后,將回油管調整至合理高度(回油管距油分底部1~2mm處,斜口的回油管可以插到油分底部)。防止分離出來的機油無法及時回到機頭,積聚的機油會隨著壓縮氣體帶走。
4.檢查Rf2回油管2mm小孔堵塞情況
5.檢查油溫偏高可能情況
鑒于潤滑油濾芯堵塞情況,同步更換潤滑油,避免由于潤滑油的質量,使轉子摩擦表面因磨損而擦下的金屬屑帶至油濾或油分濾芯上。
6.檢查回油單向閥損壞情況
若回油單向閥損壞(由單向通變成雙向通),停機后油分罐內壓則會將大量的機油通過回油管倒回油分內部,下次機器運行時,油分內部的機油將無法及時吸回機頭,導致部分機油隨著分離后的空氣跑到空壓機外。
7.檢查溫控閥情況
溫控閥也稱為旁通閥、恒溫閥。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轉子溫度過高或過低,調節(jié)機組正常運行溫度。其功能是當機組潤滑油油溫在38℃時,油不經過油冷卻器,直接進入壓縮腔,進行潤滑循環(huán)。當機組動行一段時間后,潤滑油油溫大于38℃時,溫控閥開啟,障隔高溫的油進入壓縮腔,而先讓油進入油冷卻器,油經過冷卻后,再進入壓縮腔參加循環(huán)。
8.檢查最小壓力閥情況
當最小壓力閥的密封處有泄漏點或最小壓力閥提前開啟(設計開啟壓力各有不同,通常范圍在3.5~5.5kg/cm2之間),那么機器在運行初期建立油氣罐壓力時間就會增長,此時處于低壓狀態(tài)的氣體油霧濃度高,通過油分時流速快,油分負荷加重,分離效果降低,導致耗油量大。
特別注意,設備使用過程中,潤滑油不清潔,不僅會導致濾芯破壞,嚴重時還會造成軸承損壞,進而導致轉子咬合抱死,出現(xiàn)重大設備事故。